欢迎进入:okex客户端---官网!

栏目导航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18630948326
手机1: 186-2253-3660
手机2: 186-3094-8326
地址: 天津市塘沽区东江路3721号;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
塘沽众智广告公司与中国石化合作
浏览: 发布日期:2020-0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独家发起方式于2000年2月25日设立的股份制企业。
2019年7月10日,《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一。 [1] 
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去年实现营收2360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1.19亿元,同比增长10.1%;基本每股收益0.422元;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4元。 [2]  2018年上半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569件,全国排名第二。 [3] 
标普全球普氏能源资讯(S&P Global Platts)公布的2018年全球能源公司250强榜单显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九。2018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香港国际金融论坛暨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杰出贡献上市公司。 [4-5] 
公司介绍编辑
中国石化的最大股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在原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基础上于1998年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7] 
公司标志编辑
主要标志:
根据中国石化统一品牌战略,股份公司目前主要使用4个注册商标。
 
内部简称“朝阳商标”,注册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无偿许可股份公司使用“朝阳商标”;“朝阳商标”主要用于中国石化提供的商品(比如聚丙烯)和服务(比如加油站)。 [9] 
其他标志:
其他标志:
满天星商标
满天星商标 [10]
内部简称“满天星商标”,注册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无偿许可股份公司使用“满天星商标”;“满天星商标”主要用于中国石化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注:“朝阳商标”、“SINOPEC商标”、“满天星商标”经常组合使用。
长城商标
长城商标 [11]
内部简称“长城商标”,系国家商标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主要用于中国石化提供的润滑油(脂)、汽车养护系列商品;注册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品牌标志以两个英文字母“C”为设计题材,由“C”造型演化成两条运动有力的弧线。内侧红色的“C”代表“客户”(Customer);外侧蓝色的“C”代表“品质”(Character);充分体现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以“客户” 为核心、以卓越“品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品牌追求。SINOPEC为海外市场(大陆以外市场)润滑油惟一品牌。 “
公司业务编辑
业务概况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开采、管道运输、销售;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化纤、化肥及其它化工生产与产品销售、储运;石油、天然气、石油产品、石油化工及其它化工产品和其它商品、技术的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业务;技术、信息的研究、开发、应用。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和主要石化产品(包括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化肥和中间石化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也是中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商。 [7] 
油气勘探与生产
中国石化是中国国内第二大油气生产商。本公司油气勘探开发区块位于中国东部、西部和南部地区。截至2011年12月31日,拥有297个区块勘探许可证,探矿权总面积96.68万平方千米,持有192个区块开采许可证,采矿权总面积2.03万平方千米。
本公司下属有12家油气生产企业,主要是胜利油田分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华北分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华东分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 [12] 
油品炼制与销售
石油炼制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炼制商,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生产商,石油炼制能力位居世界第二,主要产品有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三个炼化企业集群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和华北等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市场需求旺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装置构成
中国石化炼油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芳烃分离、加氢精制、烷基化、气体分馏、沥青、制氢、脱硫、制硫等,部分炼厂还有溶剂脱沥青、溶剂脱蜡、石蜡成型、溶剂精制、白土精制和润滑油加氢等装置。
 
  加工能力
2011年底,中国石化一次加工能力达2.47亿吨,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汽煤柴油加氢精制等主要生产装置能力同比都有一定提高。中国石化坚持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炼油企业的综合配套能力及劣质原油加工能力。2011年,北海500万吨/年炼油异地改造、长岭800万吨/年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镇海2300万吨/年炼油配套改造、高桥1250万吨/年润滑油系统改造等工程相继投产,有效提升中国石化综合配套加工能力和炼油、化工、润滑油综合水平;长岭渣油加氢以及北海、广州等企业催化裂化、焦化装置新建及改扩建,有效提高劣质原油加工能力;荆门、高桥、北海等新建连续重整装置投产,改善产品结构并降低制氢成本;全面实施国III柴油质量升级,北海、沧州、石家庄、济南、九江、镇海等新建柴油加氢装置以及洛阳、镇海、荆门、北海等硫磺装置投产,清洁油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所属炼油企业中,年加工能力1000万吨以上的企业11家。 [13] 
化工生产与销售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商和经销商,石化生产厂遍布中国东部、中部及南部等经济、市场发达地区,生产和销售各类石化产品,包括中间石化产品、合成树脂、合纤原料及聚合物、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化肥。本公司的石化产品生产与本公司的炼油业务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化工原料(如石脑油)主要由本公司各炼油生产企业提供。本公司绝大部分石化产品均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
截止2011年底,本公司主要化工产品产能(含当年新建及扩能改造装置)、产量、市场占有率如下:
乙烯生产企业13家,其中合资公司4家,年末生产能力942.5万吨,实际生产乙烯989.4万吨。其中: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齐鲁分公司、扬子石化有限公司、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炼化有限公司乙烯生产能力均达60万吨/年以上,茂名分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乙烯生产能力达100万吨/年以上。 [14] 
研究与开发
(一)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
  1.海相油气勘探技术
  2.陆相油气勘探技术
  3.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技术
  4.难采储量有效动用技术
  5.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
  6.复杂条件下地球物理技术
  7.钻井、测井、录井技术
  8.储层改造技术
  9.油田化学品技术
  10.仪器、工具和装备技术
(二)炼油技术领域
  1.劣质原油加工与提高轻质油品收率技术
  2.清洁油品生产技术
  3.炼化一体化技术
  4.润滑油及其他石油产品生产技术
  5.炼厂节能减排技术
  6.非常规资源炼油技术
(三)化工技术领域
  1.烯烃、芳烃生产技术
  2.基本有机原料生产技术
  3.聚烯烃技术
  4.合纤单体和聚合物技术
  5.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新产品技术
  6.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技术
  7.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
(四)公用工程技术领域
  1.安全技术
  2.环保技术
  3.节能技术
  4.装备长周期运行技术
  5.油气储运技术
  6.仪器仪表自动化技术
  7.重大装备技术 [15] 
对外经贸及技术合作
公司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对外经贸及科技合作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果。海外油气资源投资取得突破,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运作能力和综合贸易实力增强,保障了供应,降低了成本。国际科技合作进展顺利,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国际事业公司2010年国际贸易情况
2010年,国际事业公司以炼化产品和设备材料为重点,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全年实现进出口16亿美元,比2009年的11.4亿美元增长了40.4%。其中进口 8.9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出口6.8亿美元,同比增长73.5%。
进口方面,全球化采购深入推进。充分引入竞争,加强与国外大生产制造厂商的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搜索优质资源,较好地稳定了进口资源渠道。全年进口采购化工品、设备材料8.9亿美元(含技术引进),保障了集团公司生产建设物资供应。
出口方面,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一方面,以资源和市场为导向,重点加强与催化剂分公司、润滑油分公司、炼油销售公司和茂名石化、燕山石化等企业的沟通协作,进一步完善了业务合作机制和出口定价机制,稳定了石蜡、石油焦、催化剂、润滑油等资源,炼化产品出口业务实现较快发展,取得了中国石化催化剂首次出口美国、中国石化沥青首次出口非洲、散蜡首次出口台湾等重大突破。2010年炼化产品出口达5.1亿美元,比2009年的2.8亿美元增长了82.1%。其中催化剂出口达9650万美元、同比增长78.3%;润滑油出口2160万美元、同比增长20.4%。
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推行大客户策略,紧盯中东、俄罗斯、非洲、东南亚等目标市场和集团公司海外投资项目,加大重点市场开拓力度,取得了中国石化自有技术乙烯裂解炉首次出口马来西亚、天然气压缩机组首次出口非洲、高强度罐板首次出口伊朗、高技术绕管式换热器首次出口台湾等重大进展,全年出口设备材料1.95亿美元,比2009年的1.1亿美元增长了77.3%。 [16] 
环保与安全
安全、环境与健康
  中国石化高度重视安全、环境与健康(HSE)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HSE监督管理原则,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中国石化的HSE目标是:“追求最大限度地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创国际一流的HSE业绩”。各分(子)公司按照总部统一部署,扎实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员HSE意识,规范作业行为,不断强化人和物的本质安全,在人员、资金、设施等方面提供切实保证,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HSE监督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实现了总体平稳,环境保护及员工健康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17] 
信息技术应用
中国石化坚持信息系统集中集成、深化应用工作思路,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系统深化应用,为公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信息化水平持续保持央企先进地位。
ERP建设与应用再上新水平 ERP实现全覆盖,ERP上线企业总数达到101家。通过开展抓达标树典型活动,企业ERP应用水平明显提升。ERP实现企业应用100%达标目标,典型企业培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胜利油田、燕山石化、浙江石油等6家企业被评为综合应用典型,中原油田、扬子石化、广东石油等18家企业被评为专业模块应用典型。以ERP为基础的一体化数据仓库系统,为总部快速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及时进行综合分析提供了手段,ERP已经成为总部加强管控的有力工具。ERP应用已由资源计划、经营管理逐渐向经营分析、决策支持纵深方向延伸。 [18] 
公司机构编辑
中国石化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和专业化经营的事业部制管理体制。中国石化现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分公司等共100余家,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产品销售以及科研、外贸等企业和单位,经营资产和主要市场集中在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 [7] 
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 [19]
公司股票编辑
中国石化167.8亿股H股股票(00386)于2000年10月18、19日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三地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2001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28亿股A股(600028)。截至2010年底,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社会公众股占4.81%。 [7] 


塘沽众智广告公司承担部分广告制作业务。